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漁線輪種類和使用方法(一)

漁線輪,又稱放線器,卷線器,古稱釣車,是拋(海)竿釣魚必備釣具之一,通常有搖把、搖臂、逆止鈕、主體、輪腳、導線輪、線輪、拋線螺帽、勾線夾、線殼、洩力裝置等11個主要部件組成的一個收線傳動裝置,固定在拋竿手柄的前方的釣具,是構成拋竿釣組的主要釣具。

  漁輪特點:漁輪在釣組中的作用是巨大的,也是組成拋竿釣組的必備。它的優點首先是釣力大,拋投距離遠,拋投速度快。使用方便,不易亂線、纏線。搖動輕鬆,拋投不晃動,輕鬆,漁線排列整齊等優點。

  其二:用途廣,漁線輪不僅使用在拋竿釣魚上,它可以以任何拋竿匹配,配置許多不同釣法的釣組,還可以與手竿配置,特別是在用手竽釣大魚時,很多釣友都喜歡在手竿上配上一隻漁線輪,來提高竿鉤線的荷載能力,避免竿鉤線折斷和減少跑魚,達到多釣獲的目的。

  其二:適應面廣。漁輪的出現使拋竿摒棄了手竿釣魚,只能釣近,不能釣遠的局限性。漁輪的作用延長了釣竿的長度,可勝任各種大小不同的水面。由於漁輪的存在,才使拋竿釣組更具有其靈活性,擺脫了手竿釣魚,使用「死線」的組配方式,結束了釣魚手不離竿的束縛。

  其四:漁線的輪的作用,不僅體現在整體性能上,而且還體現在每—個具體功能上。如漁輪的洩力裝置,可以通過釣手對洩力裝置的調控,來獲得竽線鉤最大承受能力和快速消耗中鉤之魚的體力,減輕釣手在遛魚時的體力消耗,收放功能可將作用於用裝置鉤線的拉力通過放線的方式得到釋放緩解,避免魚在瞬間的暴發力而折斷鉤線,以保證遛魚成功的可靠。特別是在湖泊,水庫等自然水域,釣取魚感魚、青魚、草魚、鯉魚、鰱?、魚宗魚等個體較大的魚。漁線輪的洩力裝置尤為重要,同時這也是漁線輪最主要的功能。

  漁輪溯源

  漁輪的工作原理。由手柄轉動平面齒輪(大齒輪)做縱向轉動而帶動橫向齒輪,使卷線槽進行有規律的前後收縮。釣線受制線檔的制約,從而使收回的漁線均勻,整齊地排列在卷線槽內。這個工作原理,就是曲軸傳動原理。從史料得知。曲軸最早出現在我國的東漢時期(公元3世紀)不久,這項發明就很快得到普遍的運用。據野史記載,三國時期,諸葛亮製造出的木牛流馬,就是運用了曲軸傳動的原理。從以上兩個事例中不難看出我們先人的聰明才智。同時我們也可以自豪地肯定,是勤勞的中國人發明並使用了釣車。正如唐代詩人張志和在他的《漁歌子》中寫下的「釣車輕,橛頭船, 樂在風波不用仙」一樣。也正因為有了釣車,所以才會有描寫釣車的詩句。正因為有了釣車才有了宋代畫家馬遠筆下的《寒匯獨釣圖》才有源遠流長的輪竿釣。雖然當時的釣車不可與今天的漁線輪並論。但是漁線輪的工作原理畢竟是秉承釣車的傳動原理。

  上世紀80年代,隨著我國的改革開放和釣魚活動的普及,設計合理、功能齊全的漁輪傳入我國,並很快受到我國拋竿釣魚愛好者的追捧。90年代初期,我國釣具製造業吸取了國外的先進製造技術。經過十數年的拚搏,各種不同種類,不同用途的漁輪,不斷地被研製開發出來,據海伯精密機器製造有限公司方央剛總工程師介紹,現在的」海伯」系列漁線輪不僅品種多,就生產製作的材料也由現在的軸承取代了過去軸套,使漁線輪的傳動系統的運轉更加順暢,平穩,有效地降低了漁線輪在受力後發出的噪音。此外在洩力裝置上也進行重大的革新,淘汰了洩力裝置利用「飛」原理的洩力力法,改用單向軸承,降低了漁線輪在荷載情況下的阻力,改變了「飛」原理洩力裝置,常會因卡簧脫落斷裂,而造成漁輪鎖不住線的弊端,完善了漁線輪的使用功能。主體上,由現在的鈦合金和鎂合金材料,替代了ABS和其它的複合材料,減輕了漁線輪自身的重量,使其具備了很強的鋼性,能有效地防止磕碰跌落造成的損毀,有效地延長了漁線輪的使用壽命。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