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3000多年悠久的造園歷史,造就了精湛而又獨具特色的造園技術與藝術。中國豐富深厚的思想文化內涵,對造園技藝有很大影響,是形成中國獨具特色的古典園林的重要原因。我們從現存眾多的古園林中,不難看出中國悠久深厚的思想文化內涵,對造園藝術所起的作用。“天人合一”、“黃老學派”與崇尚自然的傳統哲學思想文化藝術對造園藝術有著重要的影響。
中國對於自然界與人類社會協調發展的認識,起源很早,已有幾千年的歷史,而且內容豐富,博大精深。在春秋戰國時成書的《周易》之中的“天人感應”、“道出於天”等核心內容,即認為人類社會是廣大自然界中的一部分。孟子認為的“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矣。”就是說人的心、性與天這一自然規律本為一體相通的。漢代董仲舒更進一步提出了“天人之際,合而為一”的主張,逐漸形成了“天人合一”的哲學思想。
到了宋代經過張載、程顥、程頤、王夫之、戴震、朱熹等人的進一步發展,把“天人合一”的哲學思想推向又一個高峰。張載正式提出了“天人合一”觀點的哲學命題。“天人合一”這一哲學思想,講的就是人與自然界的關係,希望能化解矛盾達到和諧統一。
另一種對中國古代園林藝術產生重大影響的思想是黃老道家學派的神仙境界,它與儒家學派的觀點理論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儒道兩家本為中國傳統思想文化中的孿生兄弟,也都是產生於春秋戰國時期。道家的清靜無為、修真養性、返璞歸真、回歸自然的理想,對中國古代造園藝術同樣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有時比“天人合一”更為具體,更為直接。許多古園林的造園意境和手法都來自道家思想。《莊子?齊物論》上的“天地與我並生,而萬物與我為一”的觀點與“天人合一”的觀點並無多大差別。
其實,中國古代造園本來就是從依存於自然的動植物生態和自然的山川河嶽而開始的。早期的園、苑、囿、圃等,就是種植花木蔬菜和養殖禽獸的地方,而且規模很大,主要都是利用自然的山川地形來營造的。戰國、秦、漢時期出現的以封建帝王為代表尋求“長生不老”之術的理想追求,為造園理論與技法又增添了新的內容。相傳在東海之中有蓬萊、方丈、瀛洲三座神山,為仙人所居,並有長生不老之藥。秦皇、漢武都為了尋求長生不老之藥派人入海以求。雖然沒有尋來長生不老之藥,但卻萌發了在大地上人工營造“神仙境界”的構想,為造園藝術開創了一個極為重要的佈局與手法,出現了“人間仙境”、“仙人共一”的意境。
佛教傳人中國之後,在中國傳統哲學思想上又增添了新的內容。許多佛教的“禪機悟道”、“隱性止欲”等等理論和佛教經典中的“極樂世界”理想以至具體的佛教故事,也都影響到造園藝術的發展,出現了許多優秀的寺院類型的園林,為中國造園歷史與造園藝術增添了新內容。佛塔幾乎成了歷代各家園林中置景和借景的重要對象。以後各種外來文化因素都在不斷的吸收,直到清代乾隆時期經營圓明園的時候,還把當時歐洲興起的巴洛克西洋建築風格引入了圓明園西洋樓景區之內,說明了中國古典造園藝術對外來文化吸收的重視。
這裏還必須提出的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文學藝術,尤其是詩詞書畫對造園藝術的影響尤為突出。優美的園林景色、自然風光、巧奪天工的奇觀為詩人畫師提供了創作的源泉,王勃的“畫棟朝飛南浦雲,珠簾暮卷西山雨”,如果沒有像滕王閣這樣雄偉精美的建築是無法寫出的。李白的“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如果沒有沉香亭式帝王宮苑也是無從寫起的。晉代展子虔的《遊春圖》,如果沒有優美的湖山景色、山村寺院景物也無從畫起,宋代傳為張擇端所畫的《金明池爭標圖》完全是這一帝王富苑的寫照之作。
反過來許園林勝景又借詩賦文章丹青畫幅的意境和藝術形象加以營構,兩者相輔相成,相互爭輝。宋徽宗以“花石綱”采來了“祥龍石”,並以它的畫筆繪下了“祥龍石”的圖像。唐、宋、元、明、清歷代詩人、畫家參加了園林的營造,又把詩畫園林推向了中國古典園林造園藝術的一個高潮,其影響之深,不言而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