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新疆:“米蘭遺址”建築千年不倒

 位於新疆若羌縣的漢唐時期“米蘭遺址”,由於保護工作未完成等因素,至今還沒有對外開放。

  “米蘭遺址”因東側有一條米蘭河而得名,該遺址是漢唐時期重要的屯田和佛教遺址,遺址中有古城、佛寺、佛塔、烽燧及古灌溉渠道等遺存,保護範圍面積45.6平方公里。

  “米蘭遺址”是新疆保存較為完好的一處漢唐時期的重要遺跡,尤以西元2世紀的佛教遺址和唐代的戍堡遺址最為著名,而這些遺址全都以紅柳枝作為建築材料,其作用如同現代建築中的鋼筋,古人用這樣方法築成的牆壁,歷經千年風吹日曬,依然屹立不倒。





  據瞭解,“米蘭遺址”曾發掘出一批珍貴文物:1906年,英國探險家斯坦因在此處盜走了許多精美的佛頭像、婆羅米文殘紙等文物,尤其是他在一處佛塔的回廊外壁盜走的“有翼飛天像”壁畫尤為珍貴;1989年,由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王炳華等人組成的塔克拉瑪幹沙漠綜合考察隊考古組,在米蘭佛寺中又發現兩幅類似於“有翼飛天像”的壁畫,這些文物的發現為研究西域古代民族宗教、繪畫藝術提供了寶貴的實物資料。

  據介紹,1984年開始,若羌縣在米蘭文物遺跡處設立文物保護管理站,派專人駐站管護遺址,並樹立文物保護標誌牌、劃定保護範圍。在80-90年代,先後有中科院、自治區等地的專家學者對米蘭遺跡進行了考察和初步的研究,為米蘭文物遺跡的保護、研究、以及開放奠定了良好的基礎。米蘭文物遺跡公佈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後,若羌縣已計畫在此處修建保護圍牆,在條件具備時,計畫請專家對地表做必要的清理、對文物遺跡進行必要的維修。

  紅柳,屬紅柳科灌木或小喬木,因根系發達、抗旱能力強,成為隔壁、高原上最普通、最常見的一種植物,它的枝條堅韌,即使是用火來燒,也是非常耐燒的燒火材料,因此,在過去,紅柳是居民們喜愛的燒火材料,而現在它受到了保護,成為治理荒漠化的“隔壁天使”。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