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古典舞台

蘇州的拙政園裡有一座古色古香的小舞台,就在文徵明手植籐的側邊,現在劃歸了蘇州博物館。平常日子這裡是戲劇史陳列的一處實物標本。在兩省一市昆劇會演中,有些劇目就在這裡演出。這是一座清代建造的供私家使用的舞台,始建年份已不易確定。有人說是同治時所建,也有可能是在原有的基礎上重修的,那麼它的歷史就可以推得更早些。蘇州人通常稱之為"忠王府戲台",那麼當年李秀成是曾經坐在台下看過戲的了。這是很有意思的。

    在江南,這個小舞台可能是僅存的一處遺跡了。它不同於北京故宮的幾處戲樓。不用說像暢音閣那樣三層重台的大戲樓,就連重華宮漱芳齋的戲台也比不上。它不是露天的,是一座室內舞台,和恭王府裡的戲台倒有點接近,舞台少少高出地面,呈方形,台角有四根圓柱(漱芳齋舞台台角有根柱子)。台中掛著一塊寫著"普天同慶"的匾。應該掛著"守舊"的地方用一扇雕花木屏風代替。屏面中間是一個可以開合的月洞門,打開來時,場面就坐在碧紗幕後面,設計很是巧妙。屏風左右是扇面形的"出將""入相"上下場口,都掛著半舊的紅綢飾有流蘇的門簾。舞台四周有矮矮的圍欄。

    台上鋪著一塊半舊的灰色台毯。這什麼不是紅氍毹呢?柱子漆成黑色。舞台其他部分則是暗赭色,並不鮮艷,但端重得正好。自然更沒有漱芳齋那樣盤龍彩繪貼金的華美藻井。舞台四面是迴廊,廊上有一排玻璃明窗,都用藍幕遮起。台前左右掛著大小十來盞宮燈。觀眾席是許多錯落安排著的籐椅。不只是正面,坐在左右兩側也能很好地觀賞台上的表演。這對古典戲劇表演風格的形成是起了不少作用的。許多前輩表演藝術家都曾用不同方式強調過一個"圓"字。仔細研究他們的表演、舞姿,就能知道他們努力追求的是完整的、立體的美。不只滿足於構成一幅理想的平面舞台場景。我們聽說過有些表演藝術家背上也有戲的"神話",這當然不是演員背向觀眾時才會出現的"奇跡"。更重要的原因恐怕是他們知道觀眾是從前後左右不同角度欣賞他們的表演的。這是區別於外來戲劇表演方法的一個特點,也是很大的優點。在繼承、探索、發展我們的民族形式的舞台表演藝術時,不應該忘記它。

     在我國許多地方,至今還留下了不少古老的舞台遺構,特別是西北一帶,如山西,這樣矗立在平野上的舞台,很容易理解在大漠風沙中產生了急管哀弦、緊鑼密鼓的原因。這和淺斟低唱、在紅氍毹上出現的舞台景致是截然不同的。"舞低楊柳樓心月",這樣的表演風格、情調,只能出現在拙政園中、忠王府內的小舞台上。那一天在開幕之前,也曾經有過長長的鬧台,也就是開場鑼鼓,但這和北京過去的鬧台不同,用的是"細樂",同樣的打擊樂器,卻沒有打出那種火熾的噪音。繡簾開處,演員出場時要由人幫助掀開;沒有頻頻開合的二道幕,不能不請檢場人協助調整桌椅道具。開始時還是由兩位扮了龍套的演員上場,但與劇情並不諧調。後來索性由穿了整潔便裝的舞台工作者出場。他們像游離開表演之外似的進行工作,奇怪的是絲毫沒有破壞表演的完整,比拉個不停的二道幕效果還好一些。

    在古典舞台上又重現了古昔,使觀眾不只看到了過去時代的局限性,同時也看到了某些優越性。這對理解產生於江南的昆曲的形成與發展是有幫助的。

    在晚明出版的戲曲小說的大量插圖中,我們可以看到一些私人宴飲演劇的場景。那往往是在三面排好的席面中間,放置一塊台毯,演員就在那上面表演,四面八方都有觀眾。此外就是這種三面向觀眾開放的舞台。晚明的官僚地主家庭養著戲班的多得很,主人們自己編劇、自己導演,精心培養演員。在舞台裝置、佈景砌末等方面也有很多新的創造,如《陶庵夢憶》中所記。這風氣在清初似乎仍在繼續流行,人們都熟知《紅樓夢》裡從蘇州買來的小戲子組成的戲班。這許多,都是中國戲劇史上還沒有受到應有注意的史實。不過這些都是書面上材料,還不見實物。昆劇會演在忠王府戲台上演出了折子戲,使過去了的歷史場面再現於今日,不能說沒有意義。
返回列表